郑州大学一附院泌尿外科门诊室,人高马大的大货车司机老许向医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结婚10年了,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妻子却一直未孕。妻子多方检查也未查出原因。
“你是我今天接诊不育男性患者中的第3个司机了。”郑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瑞教授说,在他坐诊中,遇到的不育男性中,司机、公务员、教师职业较为多见。
郑州大学三附院医学生殖中心男科杨险峰副主任医师与王瑞教授有同感,他给记者拿出了一份统计数据,在他接诊的943个男性不育病人中,有72个是司机。
门诊:943名不育男性72名司机
生个健康宝宝离不开优质的精子,然而精子质量的持续下降,已向人类亮起了生育“红灯”,直接导致了男性不育病例的增多。
“男性不育与职业有很大关系。”8月28日上午,杨险峰拿着2007年的门诊记录本告诉记者。
杨险峰的门诊记录显示,今年2月至8月14日他共接诊了943名不育男性患者,30多个职业中,较多的是司机、公务员、教师、厨师、办公室工作人员。
杨险峰说,这943名不育患者中,司机高达72人,占7.6%,公务员43人,教师28人,这三大职业构成了男性不育的“主力军”,比例高达15.2%。这些不育患者中,除了少数无精症者外,其他均属精液质量问题,其中尤以精子数量减少最为明显,不符合每毫升精液中含2000万个精子的规定者大有人在。
捐精者:308名大学生仅有47人过关
一份权威的数据从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出炉:中国男性精子数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
去年,河南省人类精子库也进入了试运行阶段。为了保证精子库中足够的精液份数,王全先主管技师动员了308名大学生来到河南省人类精子库,进行了一系列的体格检查,李享(化名)便是308名大学生中的一员。
李享爱打篮球,爱运动,被班里女生私下里称为“肌肉男”,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享竟然没有通过献精前的筛查,理由是精子数量没有达到要求(献精者的精子数量国家规定为6000万/ml)。李享同时听说,308名大学生中只有47人符合献精要求,在261名不合格的大学生中,107人的精液密度不达标。
上海市人类精子库2000年至今,先后对400多名大学生捐精者进行了检测,以2000万/ml的精子密度为标准,只有一半学生通过了检测。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男性司机、公务员、教师们殚“精”竭虑了呢?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生殖研究所副所长张翠莲说,生活和工作环境,是造成这些特殊群体不育的主要原因。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