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宅女:暂时不要谈恋爱
八九十年代待业青年这个词指的是高中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现在大学毕业也经常找不到工作,特别是大学女毕业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单位招聘,多数部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能再招男的。很多女毕业生不幸沦为宅女。
在一个物质发达的时代当宅女,如果不是有一个物质发达的家庭做后盾,是一个让人异常焦虑的身份。这一状态的宅女基本处于生存焦虑之中,是最不适合恋爱的宅女。一个在家里整日为求职苦闷的宅女,有一个在外为生存奔波的男友。宅女在家洗衣做饭,前途暗淡,个人价值严重贬值。双方地位逐步失衡,必将导致感情的崩溃。如果宅女潜心在家当宅女,乐得其所,则会让一个男人为了生存的压力,丧失选择事业的自由和心态。付出太多,也会导致感情走上穷途末路。
为解决生存的焦虑,在宅女时期选择的恋爱往往以生存安全为诉求,跟自己内心对感情的渴求并不相符。一个男人到底是因为喜欢他和他在一起,还是因为要依靠他生存而选择他,是宅女的哈姆雷特之问。这类感情往往随着宅女身份的结束而戛然而止。
女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最好不出去见人,状态不好的时候最好也不要选择爱情。本来影响感情的因素已经够多的了,如果再加上宅女的身份焦虑,会让感情变得更加复杂化。
敝帚只能自珍,在自身价值遭遇怀疑的时候,不是让别人珍惜自己,而是要自己珍惜自己。
幸福型宅女:依然危机四伏
据传言我公司几位高管的夫人都是宅女。在别人问起自己夫人时,我上司常说的一句话是:她是家庭妇女。我猜测上司在说自己夫人是家庭妇女的时候包含着几层意思,客观的说这个时代能让夫人当宅女是男人实力的表现,否则怎么都是高管的夫人当宅女,而不是小兵的贱内当宅女呢?另外,上司也透露出夫人是他身后的女人,夫人的价值在于家庭而不是社会。
我认为这种状态不论是婚姻还是恋爱都隐藏着一种危机,个人体现价值的空间越小,可选择的东西就越少。如果价值在于家庭,那么所选择的角色只能是家庭中的角色。由于分工的差异(我希望更多的男人理解到这是分工的差异),个人在家庭生活中要付出更多的牺牲。现代家庭妇女和传统家庭妇女的差别并不大,料理家事带孩子,有10个保姆有些事还得亲历亲为,不合格也避免不了下岗。
当然我这算是危言耸听。据我了解,我们公司的老大都是封建余孽,个个能评上“五好家庭”。我更想透过这个分析表达的是我对恋爱选择的态度,当你选择一种生活,首先要考虑到它的代价。如果想做宅女,先要通过与其他女人的激烈角逐抢一个能当上高管的男人,然后成为他身后的女人,看着他事业上风光无限,甘于当一个称职的家庭妇女。
当好宅女并不比当好职场女人容易,但更多的女人会羡慕宅女的幸福生活,事实是没有哪一种女人更轻松。职场也罢,宅女也罢,没有一种生活是不需要付出的。只是生活不能只有一条路径,应该是丰富的可选择的。当下班就回家的宅女,也是一种状态。
- 有关 宅男 宅女 恋爱 的
- 文章 论坛 晒客